嗨,各位小伙伴们~是不是经常觉得脑子🧠里像有好几个小人在吵架,明明没干啥却累得不行?这就是情绪内耗在作怪啦!博主经常使用的ACT疗法,今天星发网为大家带来了这套超好用的心理学方法,希望能帮到你哦😉
情绪内耗到底是啥呢?
应用心理学博士廖春岭老师说啦,情绪内耗就是咱们对同一件事反复想、反复纠结,跟自己情绪“打架”,耗掉了超多能量却很少转化为有效行动。简单说,就是处理情绪的方式出了状况。典型表现比如:反复担忧或反刍,同样的问题在脑内循环停不下来;自我批评和完美主义,怕出错、要求过高结果反而拖延;身体紧张与疲惫,肩颈硬、心悸、睡不好;还有对他人的评价过度敏感,别人一句话就反复咀嚼、脑补最坏结果。
ACT是什么?能干啥?
ACT(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接纳承诺疗法)可是认知行为治疗第三浪潮中的代表,由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海斯创立。它核心的理念是,人类的痛苦常源于对内心体验的抵抗和逃避。ACT不是去消除负面情绪,而是通过接纳、正念和价值引导的行动,来提高心理灵活性,从而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ACT的核心:六大过程 & 三步曲
ACT的六个核心治疗过程就像一颗钻石的六个面,共同构成了心理灵活性这颗钻石:
- 1.
接触当下:灵活地把注意力放在正在经历的此刻,全情投入。
- 2.
认知解离:学会“退后一步”,看见想法只是文字或图片,而不是紧紧抓住它们或被它们支配。这好比 “留意、命名和削弱” 那些纠缠我们的念头。
- 3.
接纳:为不想要的个人体验(想法、感受、情绪等)腾出空间,开放地允许它们来来去去,而不是抗争或逃避。
- 4.
以己为景(观察性自我):触及那个能觉察任何时刻我们所想、所感、所做的“观察部分”。
- 5.
价值:明确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就像是人生的指南针🧭,指引方向。价值常关乎联结、关心和贡献。
- 6.
承诺行动:在自己的价值指引下采取有效行动,逐步丰富和充实生活。
这六个过程也可以合并为三大功能单元,更方便我们理解和操作:“活在当下”(接触当下 + 以己为景)、“开放”(认知解离 + 接纳)和“做重要的事”(价值 + 承诺行动)。
💪 ACT实战技巧 & 用户怎么说
知道理论后,但有些朋友想要知道具体该怎么办呢?这里有一些博主也觉得很受用的方法:
- •
微行动启动:用“5分钟法则”或“2分钟法则”,对引发焦虑的任务,强制行动一小会儿,打破拖延和内耗的循环。
- •
认知解离小练习:当出现“我是个失败者”这样的想法时,试着在前面加上“我注意到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从而与想法拉开距离。
- •
价值指引方向:思考什么对自己真正重要(如健康、家庭、成长),并据此设定小的、可操作的行动目标。
有位妈妈分享过,她孩子曾陷入情绪内耗,睡不着和自我怀疑。学习了ACT理念后,她意识到孩子是在压抑和逃避情绪。通过引导孩子接纳负面情绪,然后聚焦于解决问题,孩子逐渐从负情绪中解离出来,自信也慢慢回来了。这位妈妈觉得“这本书拯救了陷入迷茫和焦虑的我”。
🌟 修炼自在心,路在脚下
说到底,摆脱情绪内耗,修炼一颗“自在心”,并非要消灭所有负面情绪,而是增强心理灵活性——能全然觉察、对体验开放,并由价值引导行动的能力。这是一个需要持续练习的过程。
就从今天开始吧!你可以选一个小技巧试试,比如早晨做3分钟正念呼吸,或者写下1个负面想法并重构它。重要的是,在路上,我们就可以调整风帆🎯。
愿我们都能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越来越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