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那个在迷宫里边跑边吃豆子的黄色小圆球吗?说真的,我第一次在街机厅看到吃豆子游戏的时候,完全被它魔性的玩法和可爱的角色吸引住了,那时候为了多玩一会可是省下了不少早餐钱呢。这个由日本设计师岩谷彻在1980年创造的游戏,据说灵感竟然来自一块被咬了一口的披萨,当然也有人说是来自日文的“口”字,不管怎样,这个简单又上头的设计就这样风靡了全球。
吃豆子游戏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你就是控制那个黄色的吃豆人,在迷宫里边跑边吃掉所有的豆子,同时还得躲开四个幽灵的追捕。迷宫的四个角落还有那种大的闪烁点,叫做“大力丸”或者“能量豆”,吃了这个之后,吃豆人就能暂时反过来追着幽灵跑,把它们吃掉。这时候幽灵会变成深蓝色,还会往反方向逃,不过随着游戏进行,这个能量豆的效果时间会越来越短。你知道吗,这个游戏当初的定位其实是想吸引女性玩家,因为当时的街机厅大多是射击类游戏,男性玩家居多,环境也比较吵闹,岩谷彻就想做一款更大众化、更温和的游戏。
那四个幽灵到底叫什么名字?
很多朋友可能玩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搞清楚那四个追着吃的幽灵到底叫啥。它们其实各有各的名字和性格:红色的叫布灵布灵(Blinky),它是追得最紧、速度也最快的;粉色的叫波奇(Pinky),喜欢预判你的走位来拦截;蓝色的叫因克(Inky),它的行为模式比较复杂,会根据红幽灵和你的位置来调整;橙色的叫克莱德(Clyde),这家伙就比较随性了,时而追你时而自己溜达。了解每个幽灵的习性,对你制定逃跑策略真的很有帮助,比如红鬼喜欢直来直去,你就可以多利用拐角跟它绕圈子。
能量豆怎么用才最划算?
能量豆可不是随便吃的,用好了能帮你刷高分,用不好可能就是浪费。比较理想的时机是当几个幽灵离你比较近的时候,赶紧吃掉能量豆,这样你就有可能一口气吃掉多个幽灵。这里有个得分技巧,连续吃掉的幽灵分数是会翻倍的,第一个200分,第二个400分,接着800分、1600分,所以尽量在能量豆生效期间多吃几个。不过话说回来,到了后面关卡,能量豆的效果时间会变短,幽灵恢复得也快,这时候就不能太贪心了,安全第一。
怎么才能吃到高分?
想得高分,光吃豆子和幽灵还不够,迷宫里时不时会出现的水果奖励也别错过。像樱桃、草莓、橙子、苹果这些,每关出现的水果和分数都不一样,比如第一关的樱桃值100分,而第七、八关的葡萄能值1000分呢。规划吃豆路线也能提高效率,尽量绕着迷宫走,减少来回跑的时间。有时候,也可以故意留一些豆子不急着吃,用来引诱幽灵,再找机会反击。游戏后期幽灵速度特别快,这时候就不能太冒险了,稳扎稳打吃完豆子过关更重要。
吃豆子游戏还有什么有趣的冷知识?
这个游戏的影响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它甚至成了流行文化的一个符号。比如,在2010年吃豆人30周年的时候,谷歌还把首页Logo换成了可以实际游玩的吃豆人游戏,据说因为这个互动设计,全球员工因此“浪费”的工作时间加起来价值约1.2亿美元。而且,吃豆人形象还启发了经济领域的“帕克曼防御术”,指的就是目标公司遭到收购威胁时,反过来对收购者进行反收购的策略。甚至还有一款以吃豆人为主题的桌游,让玩家可以轮流扮演吃豆人和幽灵,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吃豆子游戏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简单的规则下蕴含了丰富的策略性。虽然现在游戏画面越来越炫酷,但像吃豆子这样纯粹的游戏,反而有种历久弥新的魅力。有时候玩一局,不仅能找回点时的回忆,还能在紧张的躲避和精准的反击中找到特别的乐趣。如果你还没试过,或者很久没玩了,不妨再找出来体验一下,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